SCHOOL LIFE
GUIDANCE

輔導組

目標:

幫助學生發展潛能及適應青少年期在生理、心理、社交和人際關係等方面之轉變和解決其中之困難,並協助學生建立正面的自我形象,使他們能夠健康地成長。

 

本組成員:

顧問︰羅瑞芝副校長

輔導主任:吳惠儀

組員:劉永堅、吳秀嫺、翁麗娟、黃栩君、張嘉敏、姚慶萬

輔導員:何文婷

學校社工(機構︰)︰林偉成先生、趙芷恩姑娘

兒童發展基金社工:黎彥伶

 

常規工作:

  1. 按學生需要舉辦不同的講座、工作坊、培訓、營會等活動。
  2. 協辦中一適應課程、中一家長會、家教會周年大會家長講座、統籌全校老師早會短講、統籌社工全校級訪等。
  3. 輔導老師為學生提供輔導服務,提供適切的個別支援,與轉介老師及班主任緊密聯繫。
  4. 輔導主任負責分流轉介有需要的學生,並時常與社工跟進個案。
  5. 為家長及老師提供支援,協助學生健康成長。
  6. 配合生命教育的發展,推行中一至中六級的班主任課(包括衞生署成長新動力、情緒管理工作坊、性教育課等)。於學期終,檢視中一至中六的班主任課並作整理。
  7. 處理突發或危急的學生個案,保障學生安全。
  8. 協助跟進重讀學生、嚴重遺規學生的情況及提供支援。

 

具體工作計劃:

  • 推行「兒童發展基金—築夢同行‧師友計劃」,為經濟有困難的學生,提供更多學習的機會,擴闊學生的視野。
  • 加強學兄學姊的角色,使高中成為初中的榜樣;推行「大哥哥大姐姐」計劃,支援中一的學弟學妹。
  • 根據各級的不同需要,完善及推行班主任課及不同工作坊以建立學生情緒健康及抗逆能力。
  • 舉辦「逆境同行@學校」計劃,盡早識別及支援抗逆力低之學生。
  • 參與「醫教社同心協作計劃」,藉跨專業攜手合作,為校內有精神健康需要的學生提供適切的支援。
  • 透過舉辦中一生活適應營,增加學生的責任心、人際溝通技巧,並建立團隊精神。
  • 根據各級的不同需要,完善及推行性教育班主任課。舉辦不同的性教育工作坊,如:中一護苗基金性教育工作坊、社工為中一男及女生分別進行性教育工作坊。
  • 配合學生情況,舉辦不同的工作坊。例如:預防上網成癮午間桌上遊戲工作坊。
中二傷健共融活動
期望透過一些體驗活動、領袖訓練、策劃和推行活動過程,帶領學生進入傷健人士的世界,讓學生認識他們的生活和需要,學習關心社會上不同人士,實踐共融精神。
午間桌上遊戲
讓同學了解合作溝通的重要性和培養解決困難的能力,本組邀得基督教協基會的社工與同學進行10節的桌上遊戲工作坊。共有11位中一及中二學生參加。
< 1 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