桑樹

common name: Morus

scientific name: Morus alba Linn.

  

 

原產地:原產中國中部

 

特徵

根:
幼根栓皮呈鮮黃色,老根則呈黃褐色。栓皮上均具有充滿鮮紫色填充細胞的隆起皮目。內部結構和枝條相同。主根粗狀,側根和根毛發達。

莖:
可分幹和枝兩部分。通常可分為青綠、灰褐、白、灰白、棕紅、棕黃和灰紅等色。枝條和幼幹表面具有許多皮目。至內部結構則與其他雙子葉植物雷同。

芽:
有主、副芽和葉、花芽之分。主芽常著生在葉腋節上,副芽則常生長在主芽兩側。葉芽盟發為葉,花芽則盟發為花。

葉:
互生,卵形或心形,多缺 刻且為鋸齒緣。帷其形狀和缺刻深淺常因品種、樹齡、樹勢、部位、季節和性別不同而有差異。多具葉柄和早落性扥葉。溫帶地區之桑葉冬季常落葉休眠,亞熱及熱帶地區之桑葉,冬季雖不落葉,但葉 片常老而硬化,不適養蠶。

花:
多單性、少兩性,通常為雌雄異株。不論雌雄花,多由數個小花集生在花軸上行成穗狀或柔夷花序。花序上的花,均屬由上端先開的有限花序。雄花多數具4個花藥,慈花多數具2枚柱頭。以風媒授粉為主,但花粉亦極受蜂類等昆蟲喜愛。

果:
由多數小核果聚生成集合假果,特稱為椹(catokin)。小核果外由肉質化的花被包被,成熟時,多呈粉紅、紅或紫色,多汁味甘,是優良果物之一。